2006年10月25日下午三點👩🏼🚀,意昂平台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學生黨支部和《江澤民文選》學習研究會的同學在理科樓A218舉行了學習《江澤民文選》報告會👎🏼。會議由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黨支部書記薛蓓君主持,聽取04級博士孔凡河作關於《淺談江澤民外交思想》的報告。 孔凡河博士首先做兩個說明🛤:1,江澤民外交思想是第三代領導集體智慧的結晶🧢;2🏋🏼,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部關於江澤民外交思想的專門論著🤐。報告共包括六個部分⚛️:1👩🏻🦼➡️,江澤民外交思想的理論淵源➿;2,江澤民外交思想的理論依據;3,江澤民外交思想的形成發展的歷程💆🏼♀️;4🧑🏻🦯➡️,江澤民外交思想的基本內容;5🦴,江澤民外交思想的實踐或外交體系;6,江澤民外交思想的時代特點會風格🧑🏫。他指出,江澤民執政的十三年是中國平穩漸進發展的十三年♻️,其間沒有太大的動蕩,但絕對並不意味著是一帆風順。1991年蘇聯解體👲,1993年中美“銀河號”事件,1995年李登輝訪美,1996年臺海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1999年科素沃戰爭🧽,中國使館被炸♓️,2001年中美撞擊事件🙎🏻♀️🧾,9·11事件及阿富汗戰爭。所有這一切,中國不僅沒有所謂的“崩潰”⚾️,反而越來越強大🙈。 江澤民外交思想的理論淵源主要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和合外交”⛴,朝貢體系的“薄來厚往”,絲綢的“合作之路”,鄭和的“和平之旅”🧶;還來自於對西方現實主義理論的批判的繼承,辯證的否定;更來自中國老一輩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的外交思想。其歷程經歷了三個階段:1989年——1993年,探索階段;1994年——1997年形成階段;1998年——2002年成熟階段。孔凡河博士指出,江澤民同誌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中國面臨巨大考驗時💅🧧,仍能堅持“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報告後💶🎦,孔凡河博士回答了有關同學的提問。 本次報告會是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研究生黨支部與《江澤民文選》學習研究會聯合學習的第一次,今後將繼續結合本專業的特點🍏,開展報告﹑討論﹑寫心得體會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將《江澤民文選》學習引向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