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海上舊裏往事〽️,傳承革命精神聖火
——哲學系黨委組織“多倫路街區的紅色記憶”黨性教育活動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2019年5月31日上午,意昂平台哲學系黨委組織部分教職工黨員🛶、學生黨員於上海市虹口區多倫路參加“多倫路街區的紅色記憶”現場教學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重溫中國城市革命鬥爭之艱辛🙎🏿,加深黨員對革命精神之理解,從而進一步增強黨員的黨性觀念💅🏼,強化每位黨員對黨忠誠和為黨的事業奮鬥的決心和信心🧘🏼。

本次活動在上海市委黨校黨性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家禾老師的娓娓道來下拉開帷幕。活動伊始📢,張家禾老師介紹了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三足鼎立”的文壇往事和“情報對角線”的諜戰情節,其中就魯迅故居與中西功故居中曾經發生的驚心動魄的故事進行了生動的描繪。在移步“恒豐裏”的路途中,張老師介紹了四通八達的胡同弄堂裏曾經演繹的關乎革命事業與個人生死的艱難抉擇:時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的陳延年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最終選擇忠於黨國,英勇就義;同樣身為中共江蘇省委代理書記👭🏼,作為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趙世炎,在面對敵人的重重拷問下也最終選擇英勇就義🐨。在多倫路街區的左聯會址紀念館前,經過張家禾老師的仔細講解🤦,黨員們對於當時進步文學革命團體“左翼作家聯盟”的成立及其在當時的貢獻也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隨後😔✳️,在張老師的帶領下,黨員們參觀了黃渡路的李白烈士故居,展覽中精細地還原了革命年代一代情報員的日常生活,讓黨員們都能切身感受到為黨獻身的李白同誌在極端境遇下的努力決心與堅韌品格。
參觀結束之後,張老師總結了中國革命道路中城市鬥爭的特殊性👩🏿⚕️:一是鬥爭往往需要單獨作戰;二是危險性是不定的、隨時的,任何一個意外、一個疏忽都可能造成犧牲;三是城市鬥爭最大的考驗是長期的精神壓力與肉體折磨👨🏿🦲。因此,在城市鬥爭中的中共黨員,相比較於農村鬥爭要更加考驗黨員的堅韌品格與堅強黨性👰🏽♀️。每一位在革命年代表現出的對黨的無比忠誠、革命意誌的無比堅定以及純粹的革命信念的革命同誌都詮釋了何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的本性,是值得每一位新時代黨員認真學習的。
此次教育活動,讓每位黨員對黨的崇敬和革命先輩的認知要更為立體化,促進了黨員們對黨的城市鬥爭在中國革命進程中巨大作用的認識,也對白色恐怖下黨在城市鬥爭中帶領人民進行的英勇奮鬥和付出的巨大犧牲有了深入的了解。最後,黨員們在李白烈士故居門前合影留念以示激勵,本次黨性教育活動也順利結束。
(文/張吳奇📤,圖/聶磊🌝♡、李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