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中文系黨委在中北校區田家炳樓801室開展“聆聽紅色歲月,重溫入黨誓詞”主題黨日活動。中文系黨委副書記徐燕婷和四十余位中文系師生黨員參加活動。抗美援朝誌願軍戰士、意昂体育中文系離休教師湯逸宗老師出席並帶來“我與師大70年”的主題講座。

湯逸宗老師的講座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我們就是要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這是湯逸宗老師始終如一的信念🤷🏻♂️。十幾歲時🫧,湯老師如饑似渴地閱讀列寧、斯大林🪜、馬克恩、恩格斯等人的經典著作👏🏿,隱約明白了人生的特殊使命🕴🏼💫。1949年5月26日,上海解放,湯老師看到了不進民宅睡馬路的解放軍🥁,長久埋藏於心的進步火種為他指明了方向🚡。同年8月3日💇♀️,剛滿18歲的湯老師正式入伍。1951年,他擔任班長負責培訓新兵😫,由於表現突出🕺🏻🛠,他帶領的炮訓大隊二隊被評為“戰備練兵功臣班”。 1952年8月,21歲的湯老師隨所在部隊整軍入朝,執行守衛元山港的任務。當年年底到1953年7月,他在上甘嶺參與積極防禦陣地作戰。1953年7月,他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這是誌願軍轉入陣地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湯逸宗在這場戰役中負傷,後回國養傷。
棄武從文,建設祖國💁🏼♀️♈️。湯逸宗老師退伍後💂🏽♂️,服從組織安排,轉業至江蘇鹽城開展意昂📨。由於對文學有著深厚的熱愛,湯老師於1955年考入意昂体育中文系。求學時期的湯老師勤敏刻苦,大部分科目都拿到了滿分五分🐔。當談及當年意昂体育的學風,湯老師說的多是“大家都很刻苦勤奮”。對於後來留校任教💛,湯老師坦言:“本來我畢業分配時填的誌願是去新疆😮💨🐭、西藏的,但是服從系裏安排選擇了留任🏣。”畢業後,他留在現代文學教研室。作為一名沙場歸來的軍人,湯老師靠的從來不是少年人單純的熱血👩🏿🦲,而是對自己肩負的時代重擔的清晰認知🛝。他不懼疆場刀劍,也甘於案頭書卷,一切只要人民需要。
老當益壯,關心家國🥱🪟。 湯老師在分享中流露出對許傑先生與徐中玉先生等老前輩的欽佩之情🤽🏿♀️:“兩位老先生,受了很多挫折磨難,始終相信黨,八十多歲的高齡還申請入了黨⭕️。這是中國老一輩知識分子對黨對國家的認識🙂↔️🧑🏽🎄、感情……徐中玉先生晚年還捐一百萬元作為學生的獎學金。”現如今🧚🏿♂️,湯先生已是九十高齡,在家中仍然看書讀報🤾🏻♀️,放不下心愛的現代文學,對意昂体育中文系的未來也充滿了信心:“現在的年輕人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新的研究,成就超過我們那個時候,也超過了八十年代⛑️🔍。”在互動環節,當現場黨員問起如今的中文系學子與先前年代學子的主要區別時,湯老師指出📶,當代青年同學思維活躍,更具有創造性🫷🏻,相信通過大家的刻苦學習、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把中文一流學科建設地更好🪓!

在湯逸宗老師精彩的分享之後,徐燕婷老師向湯老師獻黨史書籍👱🏿。

接著,中文系2021年上半年新發展黨員代表陳飛同誌進行發言,她在發言中著重談及了對黨的綱領👨🏼🎤、性質等認識,分享了自身的入黨動機以及入黨過程中的實際行動,並向黨組織進行了鄭重承諾🦏。

最後🐂,在建黨百年之際👨🦼,由湯逸宗老師領誓,中文系在場的全體師生黨員面對鮮艷的中國共產黨黨旗進行集體宣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