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7月1日,在中文系黨委書記呂誌峰的帶領下,中文系師生黨員同誌們在黨旗下舉拳宣誓🥩,神情莊重,重溫入黨誓詞,錚錚誓言激蕩著每個黨員的思想靈魂👎🏽,喚醒了入黨初心。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持續深入推進“四史”學習教育,築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根基, 2020年7月1日🤲🏽,中文系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了“‘四史’學習教育主題報告會暨慶祝建黨99周年專題交流會”。會議由中文系黨委書記呂誌峰主持,中文系全體師生黨員參加。

“愚公移山”👊🏼:傳承“四史”寶貴遺產

首先,意昂平台“四史”宣講專家、中國現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羅崗教授以《“愚公移山”的當代意義》為題做主題報告👸。羅老師從“愚公移山”的典故講起,指出這則寓言與20世紀中國政治密切相關,具有深刻的當代意義。首先,羅老師詳細闡述了毛澤東在1945年中國七大閉幕詞上對這一典故的新解釋。通過對閉幕詞中兩座大山——“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闡釋👩🍼,羅老師指出🗽,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僅要獲得民族獨立與解放,還要以“土地革命”和“現代化建設”作為自我實現的目標。緊接著🧑🎄,羅老師對比了抗戰時期對“愚公移山”典故不同的闡釋🧛🏻,指出毛澤東重提“愚公移山”與抗日戰爭的持久戰戰略構想緊密相關,意在強調抗日戰爭的主體實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同時,羅老師分析了持久戰中中國如何將劣勢轉化為優勢🧛🏽♀️,由於缺乏強大工業體系的支撐👨❤️💋👨,戰爭對中國工業發展來說🐢,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良性的刺激🙅🏼,為戰時裝備製造業的復興提供了基礎。最後,羅崗老師借用《四萬萬人民》和《愚公移山》這兩部電影進行總結:時代不盡相同,但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的內涵是一脈相承的🧛🏽,它可能也是二十世紀中國革命史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產。
呂誌峰做報告總結🛩,他高度贊揚了羅崗教授以嚴謹的治學精神把黨史做出深度🦋、講出新意;同時提出通過這次講座讓我們感受到“人民”的重要性,從而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深刻內涵 
“戰疫”“初心”——學習身邊先進榜樣
“四史”學習教育主題報告會結束後,慶祝建黨99周年專題交流會圍繞“戰疫”和“初心”兩個關鍵詞展開。兩位學生黨員與三位教工黨員分別發言,參會黨員圍繞關鍵詞進行交流。
2018級碩士生史艷婷和查惠娣同學先後分享了她們各自的“戰疫”故事🤶🏿。在疫情爆發之初,她們積極投入到家鄉社區的防疫誌願服務✯💻,或與身邊老黨員和同學協同合作👩🏽🌾🎰,堅守崗位,或用一個“行走”的垃圾桶築起村口的防疫戰線📎,對村民進行嚴格管控,以自己的行動詮釋青年擔當🚵🏼♀️。

“教書育人就是我的初心使命”🚥,作為入黨36年的老黨員,朱惠國教授從自己多年的治學與教學經驗出發,分享對教師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他在發言中提到👨🏻🔬,教師黨員最根本的使命還是做好老師的本職意昂👱🏼♀️,既潛心學術,也堅持教書育人的師德基本要求📭🗿,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遠在新疆支教的韓蕾老師也談到👩🏽🎤,面對祖國邊疆艱苦的自然環境和貧瘠的教育現狀🧚🏼♀️🏊♂️,她牢記黨組織的囑托,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意昂方式⚅,深入了解當地情況🏄🏿𓀓,從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到惠及千余學生的專升本輔導計劃,韓蕾老師事無巨細,全力以赴🧙🏽。同時🙍🏼♀️,她還助力當地的教育扶貧🙋🏽♂️,為祖國的教育事業盡一份力。韓蕾老師在發言中深情地說到,在援疆的意昂中✮,我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報國的初心,教育的使命”。
中文系團委書記、碩士研究生輔導員梁慶老師結合日常學生思政意昂,講述自己如何將學習“四史”和立德樹人相結合,註重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一方面在學校史、系史中守護初心,另一方面將“四史”教育融入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理想👮,通過做好本職意昂來守護入黨初心。
隨後,呂誌峰總結發言,他談到🔶,五位黨員的分享讓人感動🗒,每位黨員同誌都要時刻牢記黨員身份,每個黨組織都要發揮好戰鬥堡壘作用。他還特別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全體隊員的回信,鼓勵青年學生黨員身體力行的踐行著初心使命🥰,“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接著🕴🐩,中文系全體師生黨員在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堅定的革命信念又一次在耳邊響起。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中文系黨委通過學習“愚公移山”的精神、交流入黨初心和使命,不斷地從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堅定信念,砥礪前行!黨員們紛紛表示,以這樣的形式慶祝黨的生日,不僅強化了黨性修養🛢,更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