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6日下午,中文系、歷史系2020年入黨積極分子第11次課程於騰訊會議雲上進行。本次課程以小組為單位,以報告“慶祝新中國成立70 周年大型成就展”為主題,各小組成員都分享了自己在參觀成就展之後的心得體會,各小組形式多樣,主題豐富💧,感慨良多🦶🏼。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圍繞“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主題👄,充分宣傳和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成功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成就展分為序廳、屹立東方、改革開放👩🏼⚖️、走向復興、人間正道5個部分,介紹了各個時期的成就👰🏽♀️🔌。
各小組分享形式多樣🤱🏿,或是按照展廳主題的劃分,分別報告對每個主題的感受👨🏼💼,比如第一、第三小組對每個展廳進行概括總結並分享自己的感受;或是以個人報告的形式👲🏽,分享自己感興趣的事例以及感受,比如魯婕同學從家鄉(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的變化談及扶貧成就,扶貧修路之後,山上的居民不再依靠天梯、鐵索下山,極大便利了民眾的生活,並且當地政府與浙江省對口結伴,通過就業從根本上解決貧窮問題。
吳舒靜同學分享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於敏的事跡,借此回顧了中國自主研發氫彈的艱苦歷程🌀👨🏿🚒。祝早同學從“人間正道”展區的“教育入學率”指標談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優勢和成就,並結合在北川中學支教的經歷,談起國家教育發展的先進。
還有的小組挑選展覽中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和分享,比如第六小組根據成渝鐵路的建成通車進行了一個歷史性的回顧,為我們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之後對交通事業的重視以及對西南地區發展的重視𓀂。
第七小組同學以塞罕壩地區的環境治理為例👩👩👧👧,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之後,在毛主席“綠化祖國”的口號下🐡,經過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塞罕壩終於成為“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的歷史變遷、第九小組選取特定的年份💁🏻♂️,通過2015-2019年的大事件🤵♀️,如也門撤僑✊⚫️、華龍一號來展現祖國通過多年發展取得了成就和現如今的實力。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從1949年到現在以70年的發展為脈絡,展現了70年來祖國走過的每一步🚶🏻♀️,用紮實細膩的歷史事實和影像資料,將過去的歲月,一頁頁一張張地鋪展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能從一個更為立體的視角貼近歷史,讓歷史充滿血肉的靈氣🦚🚵♀️,帶領我們更好地凝望黨的領導下🧑✈️,新中國成立70 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參展之後,每位同學都能產生情感共鳴🚎,通過祖國昔日艱辛與如今的光輝發展的對比中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愛黨熱情🩹,也更堅定了同學們今後更要腳踏實地🎭,與人民一道🧓🧑🏿🦰,繼續投身於祖國建設的實踐中👌🏽,無愧於時代與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