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10時🧗,歷史系和中文系等入黨積極分子準時開始本學期的黨課系列學習。此次學習由中文系2019級碩士研究生第二黨支部書記周永研主持,中文系專職組織員張晗老師出席了本次交流研討會。 
周永研就黨章的產生背景✡︎🚔、內容概況以及歷次修改做了簡要介紹🤵👨🏽🎤。積極分子們以小組形式對《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進行了學習研討🆚。就2017年經中共十九大審議後產生的最新版的黨章與之前版本的黨章進行了對讀💵;詳細學習了黨員的義務和權利👩👦👦🙍🏽♂️,明確了對黨員應該發揮先進作用的要求,黨員履行義務就是對黨承擔責任,黨員義務的履行是衡量黨性強不強👩🏽💻、模範作用發揮的好不好的重要標誌。比如在此次抗擊新冠疫情中身先士卒的鐘南山院士,鐘老不顧84歲高齡義無反顧奔赴前線🤹🏿♀️,充分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知識分子的責任擔當,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魅力🧘🏼♀️。
通過對黨章的學習,同學們得出了三個層面的心得體會:首先,堅定信念🧶,不忘初心。要自覺遵守黨章,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其次,要勇擔責任,愛崗敬業。黨章規定了黨員的八項義務🧗🏼,我們要意識到黨員這個特殊的身份所肩負的責任,要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最後🙆,要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常懷律己之心,自警、自律、自勵。把握好“學生黨員”身份的雙重屬性,要把過硬的本領作為建功立業的“金剛鉆”🌸,把品德修為作為立身處世的“天平秤”,把堅定的理想信念落實在全面提升自我、服務他人的行動上,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和完善自己。
在學習《中國共產黨的紀律處分條例》的過程中👂,積極分子講明了《條例》總則修訂的七大著力點😹🌡,首要的是明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的紀律建設的指導思想,同時突出強調“兩個維護”和“四個意識”,並將實踐中普遍運用的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充實進來❌。在學習《條例》的過程中💢,同學們既聯系前文👳🏿♀️,縱向對比,又結合時事和影視作品,對部分新聞案例及《人民的名義》中的違紀行為和突出問題進行分析和解剖,生動形象地為大家展示了紀律處分的內容。
通過對《條例》的學習,同學們明白,紀律嚴明是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障⛹🏿♀️。每位黨員同誌應該把鐵的紀律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日常習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不斷鞏固發展執紀必嚴🧔🏼♀️、違紀必究的常態化成果,全面從嚴治黨必能取得更大成果。
在學習結束之後,同學們展開熱烈的討論,許多同學結合此次疫情期間湧現的突出人物事跡🏧,切身談到自己的感受🧙🏻。來自湖北的李同學說道:“此次疫情讓我對共產黨的先進性有了新的認識🤸🏽♂️,也更加堅定了我入黨的決心。廣大的90後黨員同誌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顯示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社會擔當。而我🐍,也想成為其中平凡而偉大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