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怎樣開展關心下一代意昂的🎗?
—意昂平台體育與健康學院關工分委近十年意昂回顧
近十年來👩💻,我們在校黨委、校關工委的領導和關懷下,遵循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校關工委的意昂部署,在我院黨委的重視和直接領導下,以學生黨員意昂為抓手,分工合作𓀋,不斷創新🪰,全面推進我院關心下一代意昂🌨,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曾連續三次(2004年、2006年、2008年)被評選為意昂平台關心下一代意昂先進集體。對於如何搞好關心下一代意昂💫,我們的體會和做法是:
一、院領導高度重視,把關心下一代意昂擺在重要位置
我院成立於二零零一年四月🐻❄️,在成立之初,院黨委領導就清楚地認識到✬:關心下一代意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意昂。在退休黨員同誌中蘊含著一股強烈的政治熱情和意昂積極性。他們是一支完全可以信賴和依靠的政治力量,是院黨委搞好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關心下一代的得力助手👨🏻🏫。於是委派時任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小英同誌逐家走訪了六位政治熱情高🏃♀️➡️🛍️,有豐富的政治思想意昂經驗⛹🏽♂️,有較強的教學與科研能力的退休老教師擔任院關工分委委員👱🏽♂️,其中一位老同誌擔任院關工分委副主任,協助院關工分委主任意昂👨🦼🚵🏼♂️。李小英同誌兼任院關工分會主任🃏,學生政治輔導員兼任院關工分會秘書,這樣院領導、退休老同誌和學生政治輔導員“三位一體”組成院關工分會隨即宣告正式成立。
院領導歷來對院關工分會意昂十分關心和重視。雖然至今院領導已經換屆,但是重視院關工分會意昂的傳統不變,新領導依然對院關工分會的意昂十分關心和重視。
為了加強對院關工分會的領導🌇,學院黨委把院關工分會的意昂納入自己的意昂計劃,留出經費,定期討論👷🏻♀️🐳,提出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原院黨委書記周新華同誌對院關工分會的意昂十分重視。總是每次親自出席定期召開的歷次院關工分會全體會議🙍🏿,對院關工分會的意昂實行面對面領導。他深情地對大家說🏥:“院關工分會同誌不要過於小心翼翼,過於以‘配角’自居,只要對黨的事業有利👩🏽💻,就要大膽積極地去幹🫶😙。”現任院黨委書記高向東同誌🧑🏽💼,一上任🛋🐻,就為院關工分會意昂進行卓有成效的意昂指導,出謀劃策🍢,幫助解決意昂中的實際困難,使院關工分會的意昂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原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小英同誌主管全院學生意昂和人事意昂,自己還要搞教學科研意昂🏫,本來意昂就十分忙碌👮🏼♂️,如今還要主持院關工分會意昂👊🏽,除了身體力行,積極帶領大家搞好院關工分會意昂外,平時對參加院關工分會意昂的老同誌總是噓寒問暖,老同誌生病住院,她總是到醫院探望🚶🏻;經常對生活困難的老同誌進行慰問🛀🏽;每年組織老同誌外出參觀旅遊,除了這些,對老同誌進行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現任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兼任院關工分會主任汪曉贊同誌也繼承了關心和重視院關工分會意昂的優良傳統,對大家在意昂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有求必應,盡量幫助解決🎎,在繁忙意昂之余✣,念念不忘帶領大家搞好關心下一代意昂。院團委書記,學生政治輔導員胡玉姣同誌,雖然肩負著繁忙的意昂和科研任務,但是擔任院關工分委秘書意昂以來,起到了很好的穿針引線和橋梁作用,為大家的意昂提供了很多方便。
二、以協助搞好黨重點意昂為抓手🧛🏻♂️,分工合作,全面推進關心下一代意昂
院關工分會意昂頭緒雖多,但我們堅持把協助搞好學生黨建意昂作為意昂的重中之重🪿。實踐證明這樣做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有利於全面推進關心下一代意昂👨🏼💻。為此🙆🏻♀️,根據院關工分會的決定,由吳金龍、吳在田、余冬月三位老同誌分別擔任本科生黨員👷♀️、研究生黨員和院政治理論學習小組的指導意昂💓。
吳金龍、吳在田兩位老同誌分別負責本科生和研究生黨建意昂👩🎓,在協助開展意昂方面💂🏻♀️,吳金龍老師每學期都親自參加本科生黨員發展會,並通過與本科生黨員舉行座談會的形式,面對面和大家交流思想;在學生黨支部建設意昂上,吳金龍老師悉心指導,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如支部審查入黨積極分子的嚴格要求,支部定期開展黨員間批評和自我批評等,他還經常找入黨積極分子談心🙀💬,同青年學生建立起一種平等互信的幫教關系🍪👩👩👧👧。吳在田老師則根據研究生的年齡、認知和業務學習特點開展意昂。首先同研究生黨支部支委會認真商討製定每學期的意昂計劃🤺,安排一些有針對的活動,如舉行青年學生婚姻、戀愛問題座談會、中國共產黨黨的生日紀念座談會等等,對黨員🔛、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和同學進行思想教育。其次在和研究生一起進行活動🦤,在召開“如何做人”🐑、“如何做學問”🚜💊、“反對學術腐敗”等主題會議時避免簡單的“說教”🤏🏽,力求采用“說理”🏷🧕🏿、“談個人體會”、“交談、討論“等具有“學術色彩”的方式,以提高學生的接受興趣。而在“鄧研會”的活動中,余冬月老同誌則組織學生聽取校自然辯證法研究所、政教系👨🏻🔧、校關工委、東華大學等單位的有關老師所作的報告🟥,幫助學生領會鄧小平“一國兩製”🍟、“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和“發展是硬道理”等思想內涵。在學習過程中,余老師還將學習鄧小平理論與當前實際相聯系🛡,幫助同學們加深理解鄧小平理論。通過院關工分委和全體學員的努力👨🏿🔬,我院學生鄧研會連續多次被評為校優秀鄧研會,培養出許多理論功底深厚的大學生👴,為黨建發展意昂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通過黨建這一有力抓手👨⚕️,正有聲有色地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品質教育🧑🤝🧑,院關工分會成立至今🐤,已協助發展了學生黨員 名,從而提高了學生黨員的整體素質。
三、以專業為依托➕,拓寬就業渠道
近年來畢業生就業意昂一年比一年嚴峻,為此院關工分會安排專業上有特長的退休老同誌對畢業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畢業輔導意昂👱🏽♂️。梁少平老同誌對於運動會策劃與比賽設計有專長👫,他利用我院召開運動會的實踐機會,對參與策劃比賽的學生尤其是畢業班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專業指導,使學生熱愛專業,學有所用✊🏽🪫,發揮專業特長。湯慕謙老同誌退休後一直擔任上海某民辦高校的招生就業意昂👩🏻🚒,作為院關工分委分會委員,湯老師充滿熱情的投入到畢業生的就業意昂中🙎🏿。為使畢業生在嚴峻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湯老師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利用電話和走訪先後與十幾所中學取得聯系,收集大量的信息,為我院畢業生提供了一份豐富的畢業市場調查報告💛🧕。從每年畢業人數增加比例到市場招聘人才的變化🎊,從體育專業“全面人才”要求提高到體育專業特色的顯現🌇,全面分析如何正確對待畢業就業這一個每位大學生所必須直面的問題🧯🏇🏻。正如湯老師所說的:只有畢業生在思想和業務上做好準備🫷🏼,應聘和面試時方可以有的放矢地應付💊🔔。經過各方面的努力👵🏽,我院近幾年的學生就業率不斷提高🫔,而且在就業面上也有拓寬,教師、公安系統、武警部門、檢察系統、飛行員、公司、外企等領域無不有體育健兒的身影𓀉。已故鄧芳老師本身是少數民族,她退休後院關工分會安排她指導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她在意昂中全面關心少數民族學生的德智體發展情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學習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四✊🏻、點面結合🥺,結“對子”
為了使關工委意昂有的放矢,更具有針對性👩🎤,且能隨時掌握意昂對象的思想脈搏,我們在關工委意昂方式上,強調關工委意昂一定要“沉”下去🚴♀️,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要求負責協助抓黨建意昂的同誌,每人深入聯系一個黨支部或黨章學習小組;要求負責協助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誌,每人深入聯系鄧小平理論研究會或一個班級☞,定期匯總情況,有的放矢地做好“面”上的意昂🐫。
結“對子”是促使關工委意昂點面結合的有效形式。六位關工委老同誌根據安排🪬,紛紛深入黨員和學生內部🥵,做調查研究😇,跟學生談心🧉🏂🏻,交朋友🤦,共同探討人生未來🧑🌾。老同誌們在與學生的接觸中,發現有個別同學專業思想不穩定,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因而學習積極性不高,對畢業後何去何從感到茫然🙆♂️。於是,老同誌根據實際情況,與一些黨員和個別學生結成“對子”,交流談心,並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對他們提出“立誌”、“勤奮”、“惜時”三個要求與希望,讓學生及時找到學習目標與動力👷♂️。
此外,老同誌還特別關心困難的學生,與其結成“幫困對子”,不僅在經濟上幫助,更在思想上引導和教育他們如何做人🗳,使其迅速成長、成才☝️。余冬月老師與沈林燦同學結對子的活動🐵,便是其中一個典型。沈林燦同學經濟困難,以做家教補貼生活費用,余老師在其結對子過程中,指導他家教過程中執行身教重於言教的品德教育方式,達到全面教育學生的過中;余老師還建議沈林燦對肥胖小學生運動減肥過程的研究,要求其註意“適宜運動量”的掌握和研究,在達到肥胖學生科學減肥目的的同時🔳,也提高自身對科學減肥的研究和理解,為他日後寫論文打下一定的基礎。沈林燦同學的家教實踐,引起了日本NHK電視臺的興趣🚼,特地為他拍錄像🧝🏻,並在電視臺播出🙅🏻♀️。
老同誌鄧芳(已故)與少數民族學生結成對子,臨終前在病榻上還對學生不斷給予關心和指導,使學生深受感動。院關工分委退休老同誌先別分別與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學生黨員骨幹、要求入黨積極分子以及剛留校政治輔導員在內的五十師生結成“對子”🥂🛋,做好“點”上的意昂😭,有效達到了點面結合全面做好青年培養意昂的目的。
五🍉、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做好關心下一代意昂開辟新途徑
自07年9月我院主體由中山北路校區搬遷至閔行新校區以來😚,如何在一校兩區的情況下做好關工委意昂成為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的新課題🧍♀️。特別在這方面負責研究生意昂的吳在田老師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很好的交流途徑,即以現代化信息手段促成兩區互動。
為了方便聯系,有的關工委老師拿起從未動過的鼠標,學習電腦應用技術,學習使用網絡🪟。首先他們通過發送電子郵件的方式同原院黨委分管關工委意昂的李小英同誌👱、關工委秘書等進行意昂聯系;同學生黨支部書記🧑,針對黨支部的意昂計劃、黨員名單、入黨培養對象、黨支部活動意昂等進行網絡上的溝通和交流⚽️,同時還通過這種形式與結“對子”對象進行思想交流或者聯絡💋。其次,通過MSN等工具和學生互建為聯系人🤙🏼,進行網絡聊天🧑🏼✈️,通過Skpye進行音頻對話等。
在面對日新月異的高校學生群體,關工委老同誌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認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上網看新聞,而且特別關註有關新聞的“留言”🫷🏿、“評論”✡️,借此了解青年們的思想動態。如吳在田老師把幾個主要的網站(如《新民晚報》、上海《青年報》和《東方早報》數字版)上的有關國家大事解讀、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黨性教育🐣、品德修養🧖🏿,包括專業方面的如身體健康等等文章轉發給學生黨支部書記,再由他們或掛到校友網上👭,或通過網絡群發給每一位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