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10點,光華書院學生第三黨支部全體成員在支部書記張子怡同誌的組織下於線上展開以“華羅庚70入黨終不悔”為主題的黨課學習🧯,本次組織生活會通過深入學習華羅庚先生的傑出貢獻和入黨歷程Ⓜ️,勉勵青年黨員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青年,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要堅定信仰💆🏿,不忘來路,報效祖國。
首先,支部書記張子怡同誌向大家介紹了華羅庚先生幼年家境貧寒、身患傷寒病致終身殘疾,盡管如此仍憑借頑強的毅力在患病期間自學完成了高三和大學前兩年的數學課程的勵誌經歷,先生表示“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之後先生幸遇伯樂前往清華大學教書👈,又先後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進行深造和學術研究;北平解放,收到女兒來信的華羅庚即刻決定回國,返程之路坎坷但他並未放棄,幾經輾轉終於在1949年冬季回到中國,回國途中寫下了《致留美學生公開信》,鼓勵他們回國🏃,為新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回國之後的華羅庚仍然潛心數學研究,培養了包括陳景潤在內的大量青年數學人才🌳,為祖國建設奉獻自己同時培養了年輕的新生力量;1958年三大改造之際,華羅庚提倡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書育人的同時帶領學生深入工廠調研,始終堅持把論文書寫在祖國大地上,促進了我國應用數學的發展⛽️。華羅庚先生先後於1963年👮🏼♂️🍵、1964年🖋、1967年提交三份入黨申請書,可都杳無音信,直到1979年70歲高齡的老先生第四次申請入黨終於有了結果,老先生21年堅定不移的入黨夙願得以實現💆。盡管華羅庚先生一生只有初中學歷,但他無疑為中國乃至世界數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之後🧑🏼🔧,與會人員結合對華羅庚先生的進一步了解和認識,積極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盛世雯同誌表示,華羅庚先生始終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才智貢獻給祖國人民,老先生正是用一生的行動,鑄就了當代科學家愛國主義的高大形象🏄♀️,是廣大青年科技意昂者學習的楷模🏋️♀️。我們應當正確認識自身承擔的責任和使命,繼承發揚華羅庚老先生等黨員同誌的精神品格,以家國天下為己任🖖,不計名利👲🏻,潛心研究🤲,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將個人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高歌爽同誌表示🖕📙,華羅庚先生年輕有為😞,二十歲就敢於質疑權威💇🏿♂️,發表重要的期刊文章,有很深的學術造詣。先生立誌加入中國共產黨時,意欲將科學與政治相連,但並未試圖以自己的專業特長作為敲門磚,也充分意識到自己之前政治態度的錯誤,並表示要“丟掉架子🤳🏿,去盡驕氣,低首下心👱🏻,全心全意地向工農學習,脫胎換骨地改造自己”,“把自己改造成為具有無產階級世界觀和人生觀的知識分子”,潛心接受思想改造。多次遞交入黨誌願書未果🗺,但他沒有放棄🙋🏿♂️,而是不斷深入服務意識🩵,並表示“活一小時就為黨意昂一小時”🥎。最終,他在耄耋之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恒心、謙遜和積極樂觀的心態,是他最終實現理想的最重要因素💫。
李佳昕同誌表示:華羅庚先生堅定的入黨決心深深地打動了我。1963年,華羅庚向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黨組織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然而,這一積極請求遭到了一些人的否定🚵🏻♂️。1964年,已調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應用數學系主任的華羅庚,向中國科技大學黨組織遞交了第二份入黨申請書。1967年,對中國共產黨一往情深的華羅庚再次向中國科技大學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但是都石沉大海。盡管歷經挫折,華羅庚入黨的信念卻堅定不移👩👧👦💁🏿♂️。1978年3月🤰,華羅庚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此時🤵🏽♀️,他再次萌生入黨願望。次年3月,他又一次向黨組織提出申請。他在申請書中寫道🐑:“決心下定👩🏼🏫,活一天就為黨意昂一天,活一小時就為黨意昂一小時。對黨、對人民、對祖國起些微薄的作用。”這次申請,終於有了結果🖖🏿。6月13日🐭♒️,華羅庚實現了他的夙願,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年👩🏽🦰,他已經70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他的光榮理想,而為共產主義事業貢獻奮鬥是他多年來盡管沒能實現夙願卻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我認為所有黨員都應該學習華羅庚先生的精神,端正入黨動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大家各抒己見♤,充分表達了對華羅庚先生的敬仰和對自己未來的期望和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曾經提到: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華羅庚的一生無論是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還是在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征途中,都心懷高遠、堅忍不拔🫲🏻,他的信念也是所有共產黨員的信念和財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身上肩負著不同的歷史責任,也應該始終堅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不畏懼任何未知困難的挑戰,堅定理想信念,學習科學知識,把論文書寫在祖國大地上。